第(1/3)页 开国之初的退伍,并不能说是一种体制,而更像是一种临时举措, 在乱世之中,将军与士兵的关系要更加亲密,像朱元璋这样的开国之主,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军队复员,其用意更多是要,削弱众开国功臣手中的兵权, 手里没兵了,腰杆也自然硬不起来了, 而在大明建国后的常态兵制下,是没有退伍这个说法的, 是东汉末年,曹老板搞出屯田制度以后,别人一看,这招是真省事儿啊, 兵农合一的体制为历朝所沿用, 朱元璋建立的兵制,称为卫所制,其实也就是拿来前朝的兵制改吧改吧就用了, 一卫一所,按地域分布,这么一看就显而易见,老朱设立这个卫所制度,其最主要目的并不是用来打仗, 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卫所制度之外,并行塞王领兵,各路塞王手下的兵马才是真正用来打仗, 而弄出这个卫所制度,战时作战,农时种地, 一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,二是为了给这些青壮年规划起来,好叫他们不整日游手好闲惹是生非,维持社会稳定, 但是,在人少地多的情况下,这种制度肯定是没有问题的, 而随着明朝安居乐业,新生人口不断增多,人口呈井喷式爆发,再加上,哪怕是极力限制也在发生的土地兼并, 人少地多的情况会逐渐转变为人多地少, 这时,再使用卫所制度就有些不合时宜了, 卫所制度将兵制和土地紧密联系起来,土地够分还能运转,但要是土地不够分了呢? 唐朝时就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,因此成为了藩镇割据的滥觞, 唐朝的府兵制度也是将兵制和土地联系起来,但因为唐朝时贵族土地兼并极其猖獗,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,府兵制度就突然崩溃了, 当时的唐朝皇帝没办法,只能强行的改义务兵为雇佣兵,也没有制定相关的对应规章,从而使得地方节度使的兵力更重,形势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一发不可收拾, 所以说,朱雄英很认同内阁的思路, 改革兵制最首要的举措就是将兵制和土地分割开,而将兵制和土地分割开的第一步,就是这设置不含土地作为奖励的正规退伍流程, 大明兵制的改革方向无非是两种,一是保留现在的土地和兵员绑定的义务兵制,或者是,由朝廷招募打仗作为职业的雇佣兵, 招募职业雇佣兵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保证其战斗力的情况下,将其完全控制在朝廷的手中,避免叛乱, 内阁给出的答案是,用很优越的退伍奖励福利制度,来绑死雇佣兵,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