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河政-《清穿之十阿哥只想吃瓜》
第(2/3)页
这种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征民夫,只能先让士兵顶上,等过了雨季再整修河堤。
胤䄉抬眼看着阴沉的天,只能在心里祈祷,他们的动作能快点再快点。
或许老天爷还是顾念着百姓的,一天之后,雨终于停了,士兵们训练有素,再加上户部支配的钱银及时到位,仅仅两日就完成了疏散百姓和堵住堤坝这两件最重要的事。
胤䄉下令让没有任务的士兵驻扎在河道两侧,这次从户部抽调的银钱充足,士兵们也不省力气,每个人都干劲十足。
与此同时,胤䄉在和康熙申请给浑河改道之事,浑河这几年频繁决堤,根据工部的测量结果,下游的泥沙已经堆积了几米厚,估计下回再来场大雨又得决堤。
所以胤䄉在和工部几位有丰富治水经验的河工商量之后,想在今年九月过了雨季,为浑河改道。
只不过,浑河改道可不是个小工程,各项费用加起来差不多要三百万两,四阿哥把算盘打得啪啪响,户部官吏的脸色都不太好看。
虽然这几年国库的收支情况都不错,而且之前胤䄉在户部折腾了那么久,国库的“节流”成果显著,但是这回一下子就要出去三百万两,不知道皇阿玛会不会答应。
不过再忐忑的事情也要面对,选了个天气晴朗的日子,胤䄉带着工部和户部的阿哥和尚书们求见了康熙。
康熙如今出行还需要拐杖,所以日常就待在乾清宫后面的寝殿里,闲下来就让人带他去御花园走走,日子过得相当舒坦。
工部和户部的折子康熙自然是看到了,上头的金额让康熙直呼败家子,他的国库再充足也禁不住这么花。
胤䄉还是选择用数据说话,直接把今年浑河决堤的救急银钱数额摆出来,单一次决堤就花了将近二十万两银子,与之相比,用三百万两一次性解决问题还是更加合适的。
其实康熙很重视河工,尤其是在亲征噶尔丹之前,不仅时不时派能臣巡视,还曾经亲自探究治河之道。
但是后来亲征噶尔丹,再加上废太子和大阿哥之事,康熙再也没有精力去研究河道治理,河工之事正式进入了“哪儿疼医哪儿”的阶段。
工部的折子写得清晰明了,康熙自然知道浑河改道的必要性,再怎么不舍得,也忍痛同意了,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,但是具体的治河人选又成了问题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