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像这样与别人诉说烦恼,对于张千衍来说还是头一次。 她一直都被自己的师尊,也便是当今的大黎国师,当成下一代国师来培养,学的也多是治国之策以及法理。 因为历史遗留的缘故,在经过漫长的演化,她们这一脉阴阳术士,反而更像是儒法结合的意味。 又或者说,她们是一群学会了阴阳术的法学士。 按理说,她这个地位身份,比起天璇圣地的圣女也不遑多让,不会有也不该有烦恼才是。 至少她绝不会因为外物而感到忧扰,那么,唯一的可能便应该是来自于她自身。 就如同在追捕剑南斗一事上犹豫不决。 当然,此刻的张千衍,并未与顾游倾太过相熟,只是因为刚刚有了一些朦胧的模拟记忆,认为此人比较亲切罢了。 她当然也不会再谈起关于大黎皇室与妖族之间的博弈。 也不会谈及剑南斗之事,因为这些与他无关。 她的烦忧也不止有剑南斗。 她与林喜人便是两个极端。 小喜师姐忧虑的从来不是那种宏大的东西,她在意的东西很小。 而张千衍的烦恼…… “顾公子觉得当今的大黎如何?” 一上来就谈家国吗? 不愧是国师继承人。 “国力强盛,百姓丰衣足食,藩夷无有敢进犯者,虽偶有妖邪作乱,但也可称民殷国富,太平盛世也。” 张千衍莞尔,听着顾游倾对大黎的印象,眉宇间隐隐透露着一丝自豪。 极有可能继任大黎国师的她,自然对大黎的繁盛感到与有荣焉。 自幼便被师尊教导以家国为重,以至于她在很大程度上将大黎的繁荣看得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。 现在听到了有人夸赞大黎,自然感觉像是被夸奖自己干的不错一般。 终究还是少女,听见这种说法,不由得心情也有些愉悦起来。 就连元婴上的伤也轻缓了许多。 她的师尊,身为大黎国师,是那种严肃且不苟言笑的类型,平日里哪怕她做的再好,也得不到几句夸奖。 有时候一些和善的师长倒是会夸她两句,但每每这种时候,都会被她的师尊反驳。 表示作为她的弟子,作为大黎的国师继任者,她本就该如此优秀。 甚至于觉得她做的还不够好,她还能做的更好。 久而久之,她便再也听不到夸奖。 哪怕她完美地完成了师尊交代的任务,换来的也只是师尊加量不加价的殷切期待。 师尊她似乎,想要将她培养成一个比她自身要更完美的“大黎国师”。 在这一点上,她与李清慕也是两个极端。 李清慕本性肮脏,却在极尽赞誉中成为天璇圣女。 张千衍努力又奋进,却得不到任何一句夸赞。 世事无常,她也从未抱怨什么,这是她的身份带给她的代价。 渐渐的,她的荣辱感,便不再以自身为主体。 而是转嫁到了那个由她们这一脉阴阳术士极力打造的泱泱大国。 从某种意义上,大黎相当于她们的孩子。 当大黎繁荣,强大,她们便会为此而感到喜悦,反之则会失落,并推行新的政策去改变。 顾游倾看着张千衍的笑容,不明白自己哪一句话如此讨她喜欢。 但不得不说,将青丝散落后的张千衍,那种飘渺的道韵越发少了,更显几分娇俏。 她稍稍反驳了一句顾游倾: “祓魔司不会容忍妖邪在大黎境内作乱。” 顾游倾自然同意,但从宣城当时若羽妹妹引发的灾祸来看,祓魔司无法顾及到大黎的每一处地方。 也许是敏锐地察觉到了顾游倾的缄默,张千衍小声找补道: “大黎已经在想法子提高祓魔司武人的待遇了……但毕竟祓魔司死亡率高,来的人也不多。” 张千衍平日里是一个寡言之人,倒是谈及有关大黎之事,便口若悬河侃侃而谈。 浑然没有与顾游倾有半分生疏之感。 但他总觉得,此刻的张千衍虽然神采奕奕,却总有些怪怪的味道。 他说不上来那是什么感觉,也许是接触的太浅。 “例如祓魔司战死武人的家眷,大黎都会分配宅子做安置房,也会寻谋生路子给他们,他们若是有什么开铺子的申请,户部也会优先给他们通过……” 张千衍正在认真地向顾游倾描绘大黎对祓魔司武人的优待。 她的神情,就像在展示自己的珍贵宝物。 浑然不像先前那般忧愁的样子。 望着那双眸发光,甚至于不自觉地前倾着身子靠近自己,想让自己听的更清楚一些的张真人,顾游倾一时间觉得,也许他该做一个听众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