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2章禁呼霍督-《季汉大司马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曹操露出笑容,说道:“昔关中大乱之时,卿为国家往来奔走,多是辛劳。孤欲表卿为雍州刺史,以治关西之地。”
    张既大喜过望,拱手说道:“既岂敢不为魏公效死力乎!”
    “衣锦还乡,如是而已,望卿勉之。”曹操安抚说道。
    “多谢魏公!”
    待张既退下,曹操吩咐说道:“赵俨何在?”
    “臣在!”
    “孤命你率二营将士,入驻陈仓,督护粮道。候孤军令,以备南征之事。”
    “诺!”
    ——
    巴中,宣汉县。
    春季之时,万物复苏,万里无云,风清气爽。
    巴地山脉连绵,树木绿意葱葱,阳光透过树间,化作斑点射透,光影流转。
    “唉!”
    霍峻手撑在树干上,喘着粗气,早已是汗流浃背。
    自与诸葛亮离别后,他从江州逆渠江而北上,至巴西宕渠时,并未走宕渠水北上,与甘宁汇合在米仓道。而是走不曹水,深入巴中腹地宣汉县。
    在入江州与诸葛亮会面之前,他已命陈到与张鲁二人深入巴中,招抚生活在巴中崇山峻岭间的賨人为兵。今霍峻在阎圃的带领下,与陈到、张鲁二人汇合。
    然从不曹水下船,通行山路,让霍峻备受折磨。巴中几乎全是山地,山势又是险峻,难以行走。
    但按阎圃所言,此巴中山势与汉中外围的山势相比,算不了多么险峻。
    阎圃拄着拐杖,指着下行的山道,说道:“霍督,此道下行便至宣汉县邑,天师、陈将军应在城中等候我等。”
    霍峻望着下山的狭窄山道,膝盖不由发软,只得咬着牙,拄着木棍下山。
    沿着山道缓缓而下,不知过了多久,得见坐落河谷间的宣汉县(达州市)城池。
    初至山脚,陈到、张鲁领着左右数十名护从出迎。
    “见过霍督!”陈到、张鲁行礼道。
    说话间,张鲁让手下抬过竹轿,便要请霍峻上轿。
    “山道崎岖,霍督初至巴地,或多有劳累,可让乘竹轿歇息。”
    霍峻挥了挥手,拒绝道:“某身体健壮,何需竹轿?”
    “可有将我之姓名透露出去?”
    张鲁摇头说道:“自入巴中以来,鲁向賨人首领言,乃甘将军募兵,非是霍督用兵。”
    “善!”
    “今后于军中禁呼某为霍督,当以将军称之。”
    霍峻拄着木棍,问道:“张天师入巴中多日,不知巴中賨人可有率兵来援?”
    张鲁与霍峻同行,说道:“我入巴中以来,从将军之语,书信与杜濩、朴胡等賨人七侯,令其发帐下精锐賨兵诣汉宣。时众人呼应,各发部中精壮賨兵数百人,约有两千余人相助,多骁勇善战之辈。”
    “此数足否?若是不足,某可为将军再征发数千。”
    霍峻沉吟少许,说道:“自宣汉入汉中,山道当有千里,崎岖难行,粮草供给不便,今兵在于精而不在多。得势而战,纵精锐千人亦可破万人之军。”
    “有劳师君唤賨人之中,熟知汉、巴地理者见我!”
    “诺!”
    能在三国之中割据一方的诸侯,即便后人再怎么吐槽,他们始终都是当世之人杰。
    即便是占据汉中的张鲁,亦有过人的本领。他修五斗米教,可不仅是割据汉中,还有并不惹人注意的巴中。
    巴中位于崇山峻岭之间,賨人蛮夷遍布,远不如汉中之富庶。然賨人之善战,远超寻常士卒,东汉朝廷数次征发賨人为国征战,如讨陇西羌人,或是南征南中蛮夷,所过之处,贼寇多畏,可谓益州上兵。
    张鲁凭借五斗米教,收拢賨人民心,为自己驱使,由汉中出粮,扼守蜀道,不仅抵御住刘璋数次的反扑,还能反推回去。
    历史上曹操能迁汉、巴之民,核心在于他得到了张鲁,否则百姓谁愿跟曹操千里迢迢到关中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