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5章权臣不好当-《季汉大司马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元直,你昨日上呈有关唐侃案细情奏疏,我已仔细阅之。”
    “诺!”
    “昨夜庶已与丞相交谈,然孔明欲让大司马定夺!”徐庶说道。
    “嗯?”
    南汉尚书台里的郎中、侍郎因主政者偏好的关系,仅襄阳、吴二郡就有十几名尚书郎,偌大的益州因之前的张松案,竟无一人出任尚书,连尚书郎都屈指可数。政治资源分配的不足,导致了尚书台的畸形。
    尚书台负责人为尚书令,副手为尚书仆射。在尚书台里,下辖户、三公、常侍、二千石、主客五部;五部分别由尚书掌管,其下有侍郎、郎中等官负责具体事务的实行。
    茂才、孝廉经过考核期之后,能出任尚书台中的侍郎、郎中,或是外任为官。
    当然一切尘埃未定,还要看朝中众臣的反应!
    见已有霍、葛二人定下方略,徐庶笑道:“曹丕遣鲜于辅南下,不知二君有何见解?”
    别看大汉有七州之多,但实际上需要分配政治资源的州,唯荆、扬、益三州。淮泗、元从二者不必多说,因身份关系天然具有政治资源。
    至于是否可以给陆逊权利,按道理上来说可以给,无非是录尚书事,封州牧。但这两样权利,按当下的大汉政治格局,却不能给陆逊。毕竟有些权利给了,霍峻不好再收回了。
    陆逊今下官职,可以统兵,却不能抚民。今用他能平南中,却不能有效安顿益、梁、南中三地。
    因霍峻长年在外,尚书郎官的名额分配的问题,他一直没有在意。今欲调整尚书郎官名额分配,向益州倾注更多政治资源问题,还是要与诸葛亮商量。
    如果单说平南中诸郡叛乱,让陆逊或黄权出马,可以说是手到擒来。但若要抚益州士人,在南中设立州郡,推行汉化,真就要让霍峻或诸葛走一趟。
    徐庶已知霍峻之意,随即看向诸葛亮。
    “亮与仲邈意同!”
    “哈哈!”
    (本章完)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