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陛下对陈祗大人要如何处置,可否要微臣带人前去其府,出其不意将其抓获?” 数日后,皇宫的永泰宫,魏胥问刘永道。 刘永略作思索状。 “此事不急,待过几日早朝之时,朕在试探一番,届时,魏胥将军和齐臻将军二人可带人守在门口,若是果然如你我所想的那样,在擒之不迟。”刘永显然还对陈祗抱有希望,不希望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重臣会意图谋反。 “陛下高见。”魏胥点头道,“反正物资尚在我蜀中地界,过几日不迟。” 刘永打发走了魏胥,立刻命人用最快的速度将距离城池五十里路的董麒招进宫来,并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。 董麒领命而去。 怡心殿: 刘永大朝的日子: “前些时日,陈祗大人要朕御驾亲征,讨伐北魏之事朕思虑再三,觉得陈大人之言有理,此时机若是错过了,以后恐再无这等机会。”刘永坐在椅子上,看着台阶下面的众人。 “陛下圣明。”陈祗首先说道。 有几个人随声附和。 大多数人保持沉默。 刘永不理会大家的沉默。 “只是朕还有一事尚未解决,还需众位大人助朕想些办法。”刘永话锋一转,说道,“便是此番出征非比以往,或许三年五载,或许十年八载,凭我蜀中现有实力若想支撑这场战争恐非易事。故而,朕决定从即日起,我蜀中所有城乡之人不可在自行酿酒,按照人口数量收缴粮食。所有官员,按照等级划分,均需拿出相应数量的金银。至于粮食和金银数量,还需陈祗大人替朕仔细计算,并要各地官员如实呈报。” 此言一出,整个大殿里一片哗然。 在众人还没有明白刘永的用意之前,陈祗的声音已经以高过众人数倍的音量传进了所有人的耳朵:“微臣遵旨。” 刘永的目光紧盯着陈祗。 “陈祗大人觉得何时才能够将所有物资收缴完备?”刘永问道。 陈祗略一思索。 “回禀陛下,微臣以为我蜀中百姓对北伐大计都分外支持,陛下此举乃是为光复汉室,百姓们自然拥戴,捐资捐物亦会分外踊跃,故而,不消一月,此物资便会运抵京城。”陈祗的回答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。 “陈大人这样说,莫非是要那些物资插上翅膀不成?”群臣中,不知道是谁嘲讽似的说了一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