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三章 示范区-《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张伟和蔡斌两人也逐渐的成熟。
    一年多的时间,东和农机在两人的带领下发展迅速,农机数量和机手也快速增长。
    除了此前进口的两台芬特930外,东和农机拥有各类农机和配套农具200余台套,机手也超过了20名。
    但和整个集团的发展相比,农机的种类和数量都是远远不够的。
    这时,丰凯农机的研发生产就显得很重要了。
    耕整地机械,牧草机械,粮食机械等是目前丰凯农机的研发重点。
    郭阳也早已筛选出一部分技术资料,以集团总部的名义转交到丰凯农机研发团队的手上。
    不出意外,
    当国家农机补贴政策颁布时,嘉禾旗下的农机产品也会同步上市,进入补贴目录。
    吃上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第一口红利。
    自从调到五原后,向天山又恢复了从前繁忙的日子,每天除了在项目上就是在宿舍里,和其他人的交流很少。
    郭阳也因此找上了向天山。
    “老向,有没有怨气,金塔那边眼看走向正轨,盈利在望了,结果就又把你调过来了。”
    “其实也还好。能把盐碱地改良成良田,看着农民在盐碱地上获得好收成,我也会满心欢喜。”
    “真的?”
    “你以为我就满眼是钱?我现在和伱一样,对钱也不敢兴趣了。”
    郭阳揶揄道:“得了吧。我对钱可敢兴趣了。”
    “放心吧,不会亏待你的,集团正在研究股权激励制度,到时肯定有你一份。”
    “又开始画大饼了哟。”
    郭阳怒目而视,“你就说我每次有没有兑现吧。”
    两人相视一笑,
    盐碱地被称为‘土地顽疾’,治理难度大、周期长、易反复。而且项目地处偏僻区域,除了母牛是母的,很难再见到其他异性。
    苜禾的团队年轻,普遍面临着成家困难的问题,集团内部更是狼多肉少。
    能坚持到现在不散,已是不易,其中待遇好发挥的作用肯定排第一位。
    郭阳也没有其它办法,他自己都还单着呢。
    只能是在金钱上下功夫。
    (本章完)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