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 预热-《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对于农机补贴政策,国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。
    就郭阳所知道的,未来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暴露出来。
    有些经济条件好的农民拖拉机经营户,家里拥有好几台大型农机,几乎每年都购买政府补贴大型农机。
    用来搞农机作业创收,使用一两年后作二手机卖掉,然后再购买政府补贴机。
    还有些不在补贴范围内的农机户,利用各种关系,获得补贴资金。
    最后的结果是,真正需要扶贫的农民得不到补贴,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农机。
    郭阳瞄了眼余洪海,其满脸疲惫的半躺在沙发上。
    “我对你的印象改观了,没想到你还有这样忧国忧民的一面。”
    “见多了,发发牢骚罢了。”
    “这次我一共争取下来7个省,二十几个县市的补贴目录,这钱我们不还是一样要赚。”
    郭阳撇了撇嘴,“这数量可不够,每个省卖100台拖拉机,也才700台,两三千万的营业额。”
    余洪海正色道:“第一年,能有这个成绩算不错的了。”
    “我们的拖拉机制造基地具备世界一流的水准,却不敢放开产能生产,说出去都憋屈。”
    “别对自己要求太高,明年营收超过5000万,5年内营收超过5亿,能达到就算不错了。”
    “不够,远远不够。”
    郭阳说出了自己的目标,“明年破亿,3年内破10亿,5年内破20亿,10年内破百亿。”
    余洪海瞪大了眼睛,
    “开什么国际玩笑。”
    “你看我像开玩笑的样子吗?”
    余洪海不敢想象,即使他对丰凯农机的产品很有信心,也从来不敢抱有这种奢望。
    郭阳自信的说道:
    “论经销伱是一把好手。但论谁更懂农场主和农机手的心思,你不行。”
    “接下来你们就按照我说的去做……”
    郭阳细细的说着自己的想法,余洪海时不时的思考或者拿笔记下。
    聊了好一会儿,才算是完事。
    余洪海也有了方向,
    “我这就去安排。”
    “等等。研发中心那边你清楚怎么回事不,联合收割机慢就算了,牧草机械按理来说不应该拖延这么久吧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