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最终,武松查明了一切真相。 不仅知道了武大郎的真正死因。还知道了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一事。同时也知道了王婆是帮凶。 但他并没有直接的证据。 于是,武松请了几个街坊邻里到家里吃酒。 然后当着街坊邻里的面,喝问潘金莲、王婆二人,他哥哥武大郎到底是如何死的? 潘金莲、王婆二人心里害怕,不敢隐瞒,便将如何毒死武大郎一事,一五一十的全都说了。 武松让人记下两个的说词,然后将潘金莲押到武大郎的灵位前,一刀割下了潘金莲的头颅。 然后将潘金莲的头颅用布包了。 武松提着潘金莲的头颅,又找到了西门庆。 同样是一刀,又割下了西门庆的头颅。 然后将潘金莲、西门庆两人的头颅,同时供在武大郎的灵位前。 武松并没有杀死王婆。 王婆最终被官府判了剐刑。 武松杀死了潘金莲、西门庆二人之后, 拿了潘金莲、王婆二人的招状,到衙门投案自首。 县令念武松是个义气烈汉,有意维护,把案卷改得轻了。 但由于案情重大,武松被押到东平府审判。 东平府府尹陈文昭,同样怜惜武松是个有义的汉子,也便把案卷改得轻了。 最终,武松仅被判了个刺配孟州。 看到这里,读者们全都一阵感慨。 武大郎是一个可怜悲情的人。 让人同情。 这样一个人物的故事,怕是同样会变得出名。 一句“大郎,该吃药了。”,怕是再难让人忘记。 而潘金莲、西门庆、王婆三人,也算是得到了应有的下场。 关于他们的故事,应该也会变得出名。 不管是好名,还是坏名,终究是出名。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李闲鱼把故事写得太好了,而且非常具有传播性。 不是所有的好故事都具有传播性。 很多作者写的故事其实也很好,很精彩,很好看,但偏偏流传不开。 这就是故事的传播性不够。 而李闲鱼的这些故事,不仅好,还有着很强的传播性。 这让人不得不感慨而称奇。 武大郎、潘金莲、西门庆、王婆这些人,明显不是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。 关于他们的故事应该就此结束了。 篇幅不长。但却几乎可以肯定能够流传开,让人对李闲鱼不得不佩服。 创作故事的能力真的太牛批了! 再继续往下面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