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马大礼忍不住嘿嘿笑了,问:“咱们不知道有没有办法申请那种米票或油票——不用多,过大节的时候或过年的时候发一点——绝对很有吸引力!” 陈星凌转了转眼睛,很快笑开了。 “咱们是私营小厂子,申请不来那些的。不过你这么一说,我却有了主意。我认识一些黑市的商贩,过年过节的时候咱们可以给他们买一些油或米,实打实发给工人们。” 马大礼惊喜连连点头,却又迟疑起来。 “会不会……被人怀疑什么的?可不能给厂子招惹一些麻烦,传出去名声一下子就毁了。” 陈星凌摇头:“不怕不怕,咱们犯不着什么都说出去。再说了,我四嫂是华侨,外来的渠道比其他人多多了。只要把这个名号说出去,别人想怀疑都难。” 渝城在外的华侨非常多,码头一年四季都有国外寄来汇来的米粮或油桶,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,不用解释太多便会人人相信。 她超市空间里的大米有专属的超大仓库,各种花生油玉米油和菜籽油琳琅满目,成吨成箱成桶整齐堆砌在仓库里。 区区几十个人的小工厂,年底一人几斤油十斤米,不知道得何年何月才能发得完! “对啊!”马大礼笑哈哈道:“这是最好的借口来着!咱们可以跟绣工们说,像端午节和中秋节,这两个大节日还有春节都会发米油,而不是油票米票,实打实发,犯不着去副食品市场排队,也不用自个再掏钱。只要说出去,保管一大堆人心动!” 工钱虽然一样,可其他的小福利小贴补,还有最重要的米油补贴——才是真正让人心动的! 陈星凌点点头:“行,那你负责把这些宣传出去和购买原材料,我负责去请绣工师傅。” “好嘞!” 第(3/3)页